|
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灸之!艾灸的主要作用: 1、调和阴阳: 人体阴阳的平衡与否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。运用艾灸疗法滋阴补阳的作用,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。 2、温通经络,驱散寒邪: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,使热力深达肌层,温气行血。艾灸具有温通经络,散寒除湿、调理气血、宣痹止痛之功效。 3、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: 气见热则行,见寒则凝,气温则血行。艾灸为温热刺激,可使气血协调、营卫和畅、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。 4、温阳补虚,补中益气。 5、回阳救逆。 6、防病保健,强身益寿。 艾灸如何排出病邪? 艾灸是通过一些日常生理反应,将身体里的病气排出;这是艾灸后身体好转的一种瞑眩反应,而很多艾灸初学者,由于经验不足,会误以为做了艾灸,病情反而加重了,这样他们就会放弃艾灸,很可惜! 1、出汗排湿邪: 艾灸的时候,感觉出汗,灸后出汗,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。 2、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,开始起红疹,硬疙瘩: 这是正邪相搏的一种体现。一般加大灸量,红疹慢慢会下去,硬疙瘩,可以边艾灸,边按摩,也会慢慢消失,这属于皮肤排风邪的一种现象。 3、有些人排尿特别多: 这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,此时应该多喝水,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。一般灸后尿频的,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;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。 4、出现拉稀,频繁拉稀,而且味道很重:这也是一种排湿气的反应。 5、咽喉肿痛,牙痛等: 此时多喝水,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,严重的可以停灸,等这些症状过去后,继续艾灸,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,一般反复几次后,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。 6、初次艾灸,会有口干的症状: 没有关系,可以多喝水,降火气。 7、头晕耳鸣,眩晕: 遇到这样的反应,可以停下来,休息几日。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,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,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,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-3次后,慢慢适应。 8、艾灸的走串: 遇到这样的很正常,也不要大惊小怪,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,经络的通串,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。 9、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,排出分泌物: 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,有的会有水样的,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,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,一般过一个阶段,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。如果有肌瘤,积液,囊肿等妇科疾病,在经期的时候,会有烂肉,血块,血水等排出,应该是肌瘤,积液,囊肿的分解。不要害怕,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,给疾病以出路,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。 10、月事出现暂时性失调: 如提前,推后,经量增加或减少,经血颜色有改变,有褐色,黑色,暗红色血块排除。特别是有妇科问题的人,本身月经就不调的人,艾灸后,大部分人都会在大姨妈上有上述反应。 11、经过几次艾灸,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,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: 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,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,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,有这种反应的,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。 艾灸虽有很“神奇”的作用,但是也是一个慢功夫,贵在坚持!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。 小儿推拿可以改善和调理儿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问题,如:感冒、发热、咳嗽、扁桃体炎、疱疹性咽颊炎、鼻炎、哮喘、呕吐、厌食,腹泻,腹痛,腹胀、肠痉挛、消化不良、遗尿、脱肛、便秘、口疮、惊风、夜啼等,疑难杂症如:肌性斜颈、面瘫、多动症、脑发育不全、脑瘫后遗症、增高以及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保健推拿等。 上一篇追着喂、吃太饱 反而易造成孩子脾胃虚下一篇小满养生 |